翻阅历史,吕梁市中阳县曾是山西首批脱贫摘帽的三个国定贫困县之一,是山西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,有脱贫村35个,脱贫人口7407户18793人,占县里常住人口的比例超过了十分之一。
回首来路,中阳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,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,主动担当,加压奋进,于2018年8月8日退出贫困县,一举摘掉戴了30多年的“穷帽子”,捧上了“金饭碗”。
展望前路,中阳县坚定信心,再启新程,从乡村美到百姓富,从产业兴到新风劲,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奋力走出一条具有中阳特色的乡村振兴路。
(资料图)
巩固脱贫结硕果
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,中阳县始终紧抓党的领导这个重要保障,通过抓党建强组织,兴产业促振兴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坚持把巩固衔接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抓手,查缺补漏、动态清零,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、拓展好,不断筑牢乡村振兴基础。
近年来,中阳县紧盯重点人群,持续加强“三类户”动态监测帮扶,坚决做到发现一户、精准帮扶一户、动态清零一户,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。
聚焦政策兜底,实行动态调整机制,落实残疾人“三项补贴”,实施孝心基金工程,为脱贫户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。聚焦产业就业,采取分类帮扶措施,增强群众内生动力,千方百计拓宽脱贫人口增收渠道。聚焦消费帮扶,扎实开展“五进九销”帮扶,面对面统计各类农副产品采销需求,并签订采购协议。聚焦巩固成果,坚持底线思维,牢牢守住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和饮水安全底线。聚焦后续扶持,全面加强帮扶车间产业发展水平,开设公益性零工市场,创建“五好社区”,多措并举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。
如今,中阳县正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为乡村振兴开新局奠定坚实基础。
乡村振兴谱新篇
一排排坐落有序的科技大棚,一朵朵尽情绽放的黑木耳,成为带动人民群众脱贫增收的“金耳朵”,为中阳县的乡村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;集休闲体验、文体放松、学习创作为一体的康养胜地——神圪垯村走出了一条“农文旅康”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;着力在搭建就业平台、优化便民服务上下功夫,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的弓阳新村,努力让搬迁群众真正“稳得住、融得进、能致富”...这正是中阳县推动乡村振兴、不断增加乡村发展“含金量”的一个个缩影。
下好“产业”棋,打好“组合拳”。该县大力发展特优农业产业,围绕全县精心培育的特色种植、生态养殖产业,强龙头、补链条、兴业态、树品牌,全链条升级特优产业,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。
特色种植方面,以创建木耳特色专业镇为抓手,依托链主企业带动,聚焦“规模、科技、链条、标准、品牌、销售”六个关键环节,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力争种植规模达到1亿棒。生态养殖方面,落实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,推广节水养殖方式,支持厚通公司大力发展生猪养殖项目。
脱贫攻坚硕果累累、产业发展劲头十足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……如今,中阳县正接续把乡村振兴的“设计图”变成“施工图”,把“规划图”变为“竣工图”,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正在中阳大地不断涌现。
小康路上帆正扬
奔走在中阳大地,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徐徐展开。崭新的房屋,整洁的村貌,宽阔的村道...脱贫户踏上了致富路,美丽乡村振兴亦迈出阔步。
近年来,中阳县实现了防返贫与提质量同步推进、稳政策与建机制同步实施、促巩固与抓衔接同步落实,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聚焦“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”的目标,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,接续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;加快防疫、养老、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解决农村发展最迫切的实际问题;强化农村人才支撑,加快乡村工匠、乡土人才培养;部署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“十大行动”,推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;年内将完成“四好农村路”改造12条49公里,推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。
明责加压再奋进,弓满弦紧再出发。近日,中阳县举行巩固衔接工作大比拼活动,动员全县上下主动担当、响鼓重锤,实现巩固衔接问题全面整改,工作质效全面提升,力争在全省巩固衔接工作大比拼活动中抢先争优,努力实现群众“小康梦”。(王艳林)